婆婆最怕"侵略者" 媳妇技不如婆更安全

Case A:做媳妇不是做下属

姜莉是事业型的女人,直到29岁才结婚。她和老公周家连在一家婚恋网站相识。姜莉事先查过周家连的资料,不论性格相貌,还是学历身家,姜莉都觉得比较合适才约彼此见面。而周家连也很喜欢姜莉爽快利落的作风,只相处了四个月,就开始谈婚论嫁了。周家连没什么要求,只是希望结婚以后,能和母亲住在一起。

之前,姜莉见过周家连的母亲,十分勤快的一位老太太,39岁离婚,一个人把周家连带大。现在退休在家,依然闲不住,不但把家里打理得圆满周全,还是老年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。姜莉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,觉得和这样一位老人住在一起,也没什么难相处的。

可婚后不久,问题就来了。姜莉是做设计的,灵感习惯在深夜爆发,所以每天至少要到上午9点,才会起床。一次,婆婆晨练回来,带着几个街坊,一进门就撞上姜莉蓬头垢面地从卧室里走出来。婆婆顿时觉得面目无光,她和朋友说:“今天小莉身体不舒服,请了病假。”姜莉愣了一下,就明白了婆婆的意思,也就没有多话。

晚上,姜莉下班回来,婆婆一边择菜,一边和她聊天。婆婆说:“一个女人,嫁了就要有嫁人的样子。从前邋遢一点是自己的事,但是现在可不行啊。你晚上工作的习惯,对你的身体很不好,早晨不起床对家里的影响也不好。你看我,老了都还每天去打打太极呢,你每天赖在床上多不像样。”

姜莉一直是个要强的人,在学校里是尖子生,工作上是业务精英,平时都是她批评别人,很少听别人批评自己。那天,周家连就坐在旁边,生怕姜莉面子上挂不住,连忙托词找东西,把姜莉叫进屋了。周家连说:“我妈说的,你别生气啊,她也是为你好。”姜莉不以为意地说:“是不是为我好,我心里清楚。再说了,听几句批评我就生气,你也太小瞧我了。”

周家连确实小瞧了姜莉,她性格里从没有“认输”两个字。姜莉早睡做不到,但她至少可以早起,到了公司再睡回笼觉。姜莉想好计划,第二天就买了两只大号闹钟,叫醒的时间比婆婆还早了十五分钟。婆婆早晨从卧室出来的时候,姜莉已经换了身运动服,整装待发了。她说:“走吧,今天我陪你晨练去。”婆婆见了,格外惊喜,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这么有效。两个人就一同出发了。这一天,姜莉打了太极,买了菜,还和教太极的老师借了教学用的VCD。姜莉在学客户心理的时候学过,人培养一种新印象或是新习惯,大约需要21天的时间。姜莉就是要在21天里改变自己和婆婆。

毕竟年轻,学习接受新东西要快得多。姜莉第5天,就把太极打得和教学版一样好,在活动队里备受老师的称赞。第8天,她买了豆浆机,从网上学会做简易好味的三明治,取代了街边的早点铺,并且向婆婆宣传了地沟油、洗衣粉馒头、淋巴包子等新闻。第9天,她学会做紫菜寿司。第12天,婆婆也提前起床15分钟,熬了皮蛋瘦肉粥。周家连面对一桌子中美日联合早餐,撑得要死才去上班。第16天,姜莉针对CPI大涨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每周吃素三天的省钱健康计划,第17天,婆婆买了本素食大全,早晚钻研 周家连觉得家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,好像藏着针锋相对的气场。晚上,他躺在床上问姜莉说:“亲爱的,你和妈在干什么呢?”姜莉说:“我们在培养感情啊。”周家连迷惑地说:“是吗?我怎么觉得像军备竞赛呢?”

周家连的担忧,不是没有道理。第19天的早晨,婆婆刚一出门就晕倒了。姜莉和周家连慌忙把她送去了医院。还好婆婆没什么大碍,只是血压升高,身心过度疲劳。医生听了婆婆近期的作息时间,说:“胡闹!怎么就由着老人随便改习惯呢,别看早起个15分钟,搞不好要人命的。”

那天,婆婆从医院回来,躺在床上静养,姜莉切了水果去看她。婆婆瞥了一眼,翻过身,没说话。姜莉有些没趣,从房间里退了出来。她觉得,想做个好媳妇儿真难,积极表现,也成了错。这要是对公司领导,她早拿优秀拿到手软了。

点评:姜莉错在哪儿?

姜莉的错,来自于她的过分表现。表面上,她在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。可事实上,就像周家连说的,她把这种自我完善,变成了与婆婆的“军备竞赛”。可以说,婆婆支配这个家已经很久了,有自己固有的模式。她指出儿媳的毛病,是希望她能跟上这个家庭的脚步,不是创新和超越。否则,她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质疑和削弱。而在这样的心境之下,家庭也就很难和睦了。

Case B:做学习型媳妇儿

郝佳和陈震结婚后独住两室一厅的房子,可是郝佳一点没有独住的自由感。因为公婆就住在楼下,兄嫂则住在相邻的小区。晚饭,他们都会聚到婆婆家一起吃。郝佳是独女,不习惯这种热闹,每天陈震和家里人说说笑笑,她在一旁连话都说不上。那个时候,她会觉得自己很孤立,还会有一点想娘家。

在娘家,郝佳一直是掌上明珠。可是现在呢?吃完饭就要去洗碗,收拾好之后,还要坐在一边赔笑,心里别提有多难过。不过她知道,毕竟自己是这个家的新人,想让别人接受,就要主动一些。但郝佳一想到殷勤示好,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,张不了口。

郝佳的朋友陶慧对她说:“嘴甜点有什么不好的,多叫几声婆婆,又不会少二两肉。”郝佳反问说:“那叫了以后呢?总不能叫过以后,干瞪眼吧。”陶慧笑了:“你长这么大,不会连没事找事也不会吧?随便找个话题,就能说半天。”

郝佳要是和朋友在一起,她可以天南海北地聊,但面对婆婆,她真是无话可说。那天下午,郝佳跑完业务,提前到了婆婆家。兄嫂和陈震都还没到,公公散步也没回来,就剩下婆婆在家看电视。两个人坐在客厅里,只有电视响着,谁也不说话。郝佳想起陶慧的提醒,说:“妈。”婆婆转过头问:“什么事?”

其实,郝佳还没想好后面说什么,只能张着嘴现想,“陈震他平常喜欢什么呀?他这不快过生日了嘛,我不知道送什么好。”婆婆说:“他呀 我就知道他从小喜欢王祖贤来着。”

婆婆的一句玩笑,打开了话题,两个人终于有点可谈的事情了。那天陈震下班一进门,就感到不一样的氛围。他说:“聊什么呢,这么起劲。”郝佳和婆婆聊的,都是陈震小时候的糗事。郝佳抿着嘴,笑着说:“我可不能说。”

陈震拍了拍肚子,说:“不告诉我可以,可是现在都快6点了,也没人做饭,想饿死我啊。”婆婆和郝佳这才发现两个人说得忘了时间。那天,全家决定一起出去吃饭,在餐馆里,婆婆顺手拉着郝佳坐在了身边,那一刻,郝佳心里有一阵暖。

郝佳觉得自己和婆婆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,应该再找点话题,发展下去。她想,干脆就以陈震的生日礼物为突破口。那天,她找到婆婆说:“妈,你会织毛线吗?我想给陈震织条围巾,你教教我,不过你别告诉他。”

织毛线对于婆婆这一代人来说,可是必修课。她一听,就来了精神,说:“这还不容易?这个秘密我帮你守着了。”

郝佳发现婆婆是个很有表现欲的人,可惜没有崇拜者。郝佳毅然做了她的粉丝,不但向她学习怎样织围巾,还向她学习怎样做菜,怎样存钱 尽管婆婆的经验,有些已经不实用了,但郝佳只管听,她要的就是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。因为在一个大家庭里,婆婆接纳了她,就没有谁不会接纳她了。

围巾织好的那天,郝佳把它围在婆婆的脖子上说:“这个就送给你吧,这么干净的蓝色,陈震戴不了两天就成黑的了。”婆婆喜滋滋地照了照镜子,觉得很漂亮。她说:“不好吧,陈震过生日怎么办呢?”郝佳说:“没事,我再给他买别的。”

其实,这个颜色原本就是郝佳挑给婆婆的,陈震的生日,她早买了PSP当礼物。

点评:郝佳胜在哪儿

郝佳的成功,来自于她的学习型策略。其实,每个婆婆都会希望儿媳向自己学习。因为在她们心底都知道,儿子总有一天要交给另一个女人。那么这个女人越像自己,她就会越安心。我们不妨看看让郝佳成功的重要三招:1.以关怀老公为前提,最易和婆婆成功打开话题。2.与婆婆制造共同的秘密,建立亲密度。3.把自己打造成向婆婆学习的儿媳妇,增加信任感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注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