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十个坏习惯让你却来越丑,你却每天都在做!

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
 
但是有些习惯比懒还可怕
 
让人一天天变老变丑
 
赶快来看看
 
现在改还不晚!
 
 
 
1.吃完饭就坐下
 
原本平坦的小腹一天天鼓起来,肚子上的赘肉要变成游泳圈,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它——每天刚一吃完饭就坐下或躺下,尤其是晚上,吃了晚饭就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剧,玩手机,脂肪就慢慢堆积到肚子上了。
 
 
 
吃完饭不要立马坐下,最好站半个小时,洗洗碗,扫扫地,收拾房间都可以,让自己动起来,脂肪才不会堆积,或是和家人出去沿着马路牙子走一走,聊一聊趣事,看一看风景,比看电视刷手机有意义多了。
 
 
 
2.爱吃甜食
 
女人最怕胶原蛋白流失,皮肤会变得松弛,多皱纹,显老,但你知道吗?吸收太多糖分会让皮肤里的蛋白质变质失去弹性,而且还加速黑色素的生成,影响美白,想要保持年轻白皙的肌肤,就离甜食远一点吧!
 
 
 
实在控制不住想吃甜食,用水果代替咯,避开巧克力、蛋糕、饼干、饮料这样深加工的零食,这些甜食高糖高脂,吃了只会给身体增加负担。
 
 
 
3.菜多油多盐
 
大家都知道盐有防腐作用,那是因为盐能够锁住水分子,人吃了太多盐后,体内的水分被盐锁住不能正常代谢,喝下很多水却只排出一点点,身体就会水肿。女人吃多了盐还更容易长雀斑,脸色发黄,太多油则发胖。
 
 
 
熏制、腌制的食物含盐量很高,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,平时炒菜油盐刚刚好就够了,不要太贪重口味,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,就是永葆年轻的秘诀哦!
 
 
 
4.不认真洗脸
 
洗脸是养肤的头等大事,脸没洗好,用再好的护肤品都白费。从早到晚一天下来,脸上积累了不少外界的灰尘和皮肤分泌物,不认真清洗,脏东西就留在脸上。虽然看不到,但会堵塞毛孔,皮肤不能自由呼吸,护肤品也吸收不进去,长期下来,皮肤老化快,变成黄脸婆。
 
 
 
每天晚上都要用洗面奶洗脸,鼻子周围和两颊这样出油多的地方要特别仔细地揉洗。如果化了妆,一定要先卸妆,用卸妆水擦一遍再洗能洗得更彻底。洗完脸用手拍干比用毛巾擦更好哦,拍拍拍增加皮肤弹力。
 
 
 
5.不爱运动
 
人到中年,随着年龄的增长,新陈代谢逐渐减慢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年轻时怎么吃都不胖,到了中年吃的不多却会发福。没有运动的习惯,身体不断累积消耗不完的热量,手臂、腰、腿一天天变粗,皮肤变差。
 
 
 
坚持运动带来的不只是身体的改变,运动还能减压,让人心情变好,爱上运动,也会爱上更多健康的生活方式,自然而然由内到外焕发美丽的光彩。
 
 
 
6.经常熬夜
 
熬夜的坏处多到说不完,脱发、黑眼圈、浮肿、气色差、容易发胖......经常熬夜,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身体机能受损,老得更快,人也看上去没有精气神。
 
 
 
晚上10点后就应该睡觉,让身体休息,体内的器官、细胞才能进行自我维护,第二天恢复活力。
 
 
 
7.经常用手摸脸
 
手接触各种东西,因此手上有很多细菌,经常用手摸脸,细菌就被带到脆弱的脸部皮肤上,容易发痒,长痘痘,如果脸上本来就有皮肤问题,就更不要用手摸脸了,防止因细菌感染而恶化。赶快改掉托腮、撑额头的坏习惯吧!
 
 
 
有时候脸上有点痒想抓一抓,一定要先洗手,而且千万不要用指甲抓,用指腹或指关节轻轻蹭一蹭就可以了,不能洗手的时候用干净的纸巾包住手指再接触脸部。
 
 
 
8.长时间低头玩手机
 
低头用手机时,脖子、肩膀都处于不自然状态,时间长了,骨骼位置可能发生位移,肩部和颈部的线条变得不好看。长时间低头,下巴和颈部的皮肤容易变得松弛,眼睛盯屏幕时间长了也会变得呆滞无神。
 
 
 
其实除了刷手机还有很多更有趣的事情,只是眼睛和双手被手机屏幕困住了,不愿意去寻找,放下手机,解放眼睛,解放双手,也就解放了心灵,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生动、鲜活、真实的美好。
 
 
 
9.不涂防晒霜
 
很多人以为防晒霜只是用来防止晒黑的,其实它更重要的功能是防止晒老,防晒黑倒不如说是次要的,因为晒黑一般来说是可逆的,夏天稍微晒黑了,冬天可以白回去,但晒老却是不能逆转的。
 
 
 
晴天的时候要涂防晒霜,阴天、雨天没有大太阳但还有紫外线,紫外线的辐射也会让皮肤衰老、长斑,因此阴雨天也不能不涂。防晒霜也属于化妆品,晚上洗脸前要先用卸妆产品卸掉哦!
 
 
 
10.天天敷面膜
 
面膜能够帮助补水保湿、美白年轻,但也不要为了追求美丽而过度心急,每天都敷面膜,过犹不及,皮肤根本吸收不了,不仅浪费钱,也增加皮肤负担,对于肤质比较薄的人,还会进一步磨损皮肤,让皮肤抵抗力变差,脸容易泛红、过敏。
 
 
 
每星期敷2-3次面膜就足够了,清洁型的如火山泥、绿豆泥、海藻泥面膜,则只需要一周一次,每次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,否则面膜会反吸皮肤水分。
 
 
 
知错就改还是好汉
 
不,还是好女人
 
这些坏习惯
 
你中招了吗
 
现在改还来得及!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关注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